bd半岛新闻
新阵势下贸易银行资产欠债料理的新思索bd半岛体育
要将各项监管要求特别是即将实施的《新资本办法》作为资产负债配置策略的政策导向和前置条件,构建强大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科学评估新规对资本占用的影响程度,建立健全高效的资本监控与补充机制,强化逆周期调节和资产负债结构性管理,增加经营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实现从静态的被动合规管理向动态的主动决策转型。
资产负债管理是生存发展的根基、生命线和永恒主题。商业银行要适应全新的宏观环境、政策导向、监管新规、经营模式,持续完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汲取欧美银行业危机教训,提升精细化资源配置能力,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实现银行价值可持续增长。
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质效对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振兴,保障银行价值稳定增长和有效风控意义重大。
一是有效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新发展阶段,银行必须算好政治账,把好政治关,做好政治题,筑牢政治引领基础,明确银行作为“国之金融大者”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的责任担当。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所确立的经济、金融等各方面方针政策,把握后疫情时期经济金融发展大势,有效执行金融监管要求,守正创新,固守本源,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筑牢国际金融风险冲击防波堤。
二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银行在规划各类资源配置和资产定价、流动性风险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客户为尊,以服务实体经济振兴和助力共同富裕为己任,统筹推进贷款投放,要从一体化、综合化、国际化管理视野,战略性和前瞻地引领业务条线和各类境内外分支机构及子公司的优化调整,把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到能够有效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保障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和人民幸福感的行业、地区、产品和服务上去,做人民满意和有温度的银行。
三是坚持追求持续稳健的价值型成长。当前,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在加速推进,作为“国资”背景浓厚和资本市场业绩“稳定器”的上市银行要建立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价值管理体系,在重视短期经营利润的同时,更要重视市场价值的稳定成长,重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社会价值的提升。在依法合规和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下,银行要将资产负债规划和管理作为承接国家、控股母公司与本银行战略的载体和平台,优化调整资源的量价组合、拨备水平和资产质量认定,保持净息差的稳定,在风险限额和资本约束范围内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
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既是科学,更是需要高素质干部员工统筹协调的艺术。硅谷银行和瑞信银行破产后被并购、市场对德意志银行风险状况的担忧等都说明了资产负债管理的极端重要性。新形势下,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应突出强化三个意识。
一是以高质量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振兴。硅谷银行倒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美联储货币政策极端调整过程中银行资产配置结构不合理,是该行片面追求资产端躺平,单向套利思维坐等收益,错失负债端活期存款占比高优势遭反噬的经典剧。该行对科创企业的直接贷款不到总资产的三分之一,大部分资产被配置到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上,忽视了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最终导致破产倒闭。欧美银行危机说明银行资产负债配置要把着力点放在支持实体经济上,国内银行要按照党和国家关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金融支持。同时,要从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和提升资源投入产出效率着手,在各项资产负债管理政策上充分体现国之金融大者的责任和发展战略导向。
二是有效促进银行集团业务多元化经营。与硅谷银行风险暴露和倒闭后美国诸多中小银行风声鹤唳相比,花旗集团、美国银行等大型金控集团市值波动相对较小,说明多元化经营不仅有利于保障利润来源稳定,也能够增强银行抗风险能力。近年来,一些大中型国股银行初步具备了多元化经营的金控平台架构,资产负债管理要跳出传统的“总分支金字塔”管理架构,从银行控股集团整体视野,思考资产负债规划和落实,科学计量和管理集团范围的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以及投资风险等等。要适应和考虑新时期银行经营模式特别是组织架构的新变化,重视银行集团战略的同向化、绩效考核的精细化,从集团整体战略和资源配置上践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三是持续提升银行集团核心竞争力。硅谷银行和瑞信倒闭案例说明,不合理的资产负债配置结构、“久病缠身”的管理漏洞等将使得银行对市场环境变化敏感性大大增加,并最终引发不可挽回的流动性风险。作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越高,就越能够预判风险和市场变化趋势,越能科学地规划业务策略,合理地确定资产和负债的风险价格。银行要通过强化资产负债管理,有机协调银行短期盈利目标和长期价值成长目标,优化调整经济资本在不同市场和行业的配置,提升应对各种风险冲击、市场变局和竞争的能力。
未来几年,银行维稳息差和提升综合效益的压力仍将较大。银行在资产负债配置过程中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注重研究和支持以下四个大市场的资源配置。
一是服务扩大内需市场。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数据,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等全部工业门类的经济体,具有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近20万亿美元的超大经济体的规模经济优势;巨大的市场空间可有效摊薄各项科技创新成本,具有独特的技术创新、应用和市场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发展数字经济的人口规模和密度优势,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0.5亿人以上,在GDP中已经超过50万亿元,2030年将达到100万亿元;具有14亿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幅员辽阔赋予的大国经济转型腾挪优势等。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接着国家发改委出台《“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明确了扩大内需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消费金融、中小企业金融业务、项目融资、绿色金融等将迎来新的发展期。
二是支持财富管理市场开拓。根据中研产业研究院等机构测算,2021年年末,我国居民户均财富规模约113万元,户均财富管理机构管理下的金融资产约27万元。高盛公司预测,到2025年我国居民可投资资产总规模将达到50万亿美元,财富管理市场规模可能达到25万亿美元。波士顿咨询公司预计,未来十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将以10.5%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高净值人群对收益要求更高,投资目标更要兼顾流动性和收益率,家族办公室、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等传承工具应用将更为广泛。银行必须打造更具有个性化、定制化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服务能力。
三是发展老年金融市场。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测,2030年我国养老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22.3万亿元,2050年老年市场、养老产业规模将分别达到48.52万亿元和21.95万亿元。2022年4月21日,国家发布了《关于推动个人发展的意见》,职业年金和个人将有很大发展空间。商业银行应丰富和完善特色金融体系,挖掘、创造金融新需求,搭建养老金融产业链条,助推构建老龄社会新生活。
四是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和《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作用的意见》、组建国家数据局,标志着我国发展和市场建设等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数据行业很可能成为一、二、三产业后的第四产业。波士顿咨询公司预计,2030年数字资产将达到29万亿元,数字财富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358万亿元人民币。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门应积极调集和配置资源,支持金融场景建设,培育在数据要素市场的竞争力,构建银行新维度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和日益严峻的风险挑战,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要坚持正确的经营理念,提升银行综合效益水平和价值贡献。
衡量一家银行是否有竞争力,是否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本约束与回报理念的树立和践行能力、资本管理与配置能力是其中重要的核心考核指标之一。即将在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资本办法》)强调,针对不同档次的银行实现差异化资本监管,在信用风险计量中具体项目风险权重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例如,消费和经营贷权重稳定,现房按揭和信用卡风险、优质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等风险权重下调,鼓励银行向优质大型与中小企业信贷投放,鼓励优质信用卡业务增长,个人按揭贷款受益;开发贷、次级债、部分金融同业业务风险权重上调等。
各银行应当吸取硅谷银行和瑞信银行在资本管理方面的教训,把资本管理、资本约束型发展嵌入战略转型核心地位,强化经济资本的计量、预算和配置、监测与评价,综合调控各项业务发展空间,实现风险、资本和价值的动态平衡。
在金融改革开放深化的大背景下,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对象将更为多元化、复杂化,从而加大管理难度。硅谷银行破产的主要原因正是在持续加息环境下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引发的流动性风险暴露。瑞信银行约160亿瑞郎面值的瑞信应急可转债(AT1)完全减记后,AT1债券和股票等资产又遭遇投资者大量抛售、信用违约互换(CDS)成本再创新高。国内银行基本面稳定,但部分银行也存在一定程度资产负债表结构不合理问题,很容易诱发期限错配风险,需要引起注意。
各银行要加快向经营管理精细化和轻型化的“价值银行”转型,有效提升各类资源的综合价值贡献水平,经营重点加快向银行集团整体价值最大化转变。随着我国上市银行盈利模式从规模和息差驱动逐渐向效益和科技驱动转型,市场将会给优质银行应有的合理市场估值。这就要求银行加强投资者结构和预期管理,持续提升银行价值创造能力。
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工作必须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出发点,保证机构、产品、条线等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一方面,要高度重视负债质量。2021年3月,根据《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办法》,银行要从依靠规模扩张和息差收入的传统盈利模式转向注重资本节约bd半岛体育、内涵增长的轻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存款立行”或负债为王的重要性并没有下降,新时代、新环境下银行负债管理仍具有极端重要性。硅谷银行负债端资金主要来源于其企业客户通过上市或引入投资者募集的大量资金,其中近90%的是一般存款,但更为稳健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仅有60多亿美元,从而导致其资产端稳定性不足,缺乏有效的主动负债管理。欧美银行业危机表明,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中之重仍在于能否做好负债管理,只有筑牢铸久稳定的负债资金来源这个“锚”,才能确保银行资产负债业务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应进行科学的资产配置。《新资本办法》对银行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明确了银行资本管理重点是计算资产风险,计量加权资产必须按照资产风险不同类型、特点差异化匹配相应资本和权重;《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要求银行要将风险分类对象由贷款扩展至承担信用风险的全部金融资产,有利于银行准确识别、评估信用风险;《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办法》要求银行将表外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相应制度和机制。硅谷银行尽管配置了大量的流动性较强的国债及资产支持证券等资产,但是在美联储历史性极限加息过程中,这些资产变现能力受到较大影响,并且在资产处置时该银行又是简单地通过抛售等方式,最终酿成银行流动性被击穿倒闭破产的境地,这也是国内银行资产配置中应当高度重视和引以为戒的问题。
在现阶段金融监管环境下,银行资产配置应坚持以资本约束与资金流动性安全为重要前提、以综合价值贡献与效益为根本导向,强化对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RAROC)和风险加权资产收益率(RORWA)等指标的考核,做好资产品种配置规划与科学合理的动态调整。要以市场风险管理为重点,强化风险计量、风险限额和风险考核等的主动管理,保持综合收益与风险的匹配。
银行股东和投资者的有限资本资源不能支持无限制、无回报的长期粗放型资产规模扩张,银行要获得存款或各种资金也都需要相应的成本付出,因此坚持资源有偿使用理念至关重要。
一是资产负债管理要注意动态平衡。硅谷银行轰然倒闭启示国内银行必须避免资产负债来源过于单一,过于集中于个别类型的对公或对私大户,资产负债管理要把握好风险控制、资本补充和价值成长的动态平衡,政策性、流动性、安全性和营利性的动态平衡,质量、效益、规模的动态平衡,资产负债和非息收入的动态平衡以及公司金融、零售金融和金融市场板块、其他非银行金融业务等业务板块的动态平衡。
二是资源的考核和补偿。要强化“资源有偿使用,能者多劳多得”的资本管理理念,借助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和各种具有明确导向性的业绩考核机制,强化银行集团资源的统筹管理和绩效考核,围绕内部收益率曲线,发挥资源配置的约束和导向作用,逐步构建资本集约式的经营管理机制。
一是处理好战略与资源配置的关系。银行在经济金融发展的不同阶段,要结合自身在相应阶段发展战略的要求,确定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的选择偏好,以银行战略决定资源配置,以资源配置驱动银行战略发展。德银和瑞信等之所以陷入风暴眼,都与日常管理和战略失败相关。这就启示国内银行要对资金来源进行统筹和主动性管理,对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利率结构、币种结构等进行全面、系统、动态、有效地计划、匹配、协调和控制。通过数量模型计量各种金融产品的风险和收益,并将风险量化为成本,以提出适合银行各种利益相关者要求的资本分配解决方案,战略性、前瞻性地引导银行集团各业务条线、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经营规模和范围的主动收缩和扩张。
二是强化资产负债管理的改革创新意识。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制度、组织和流程、工具等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银行应根据发展战略和数字化转型等多维要求,改进综合资负管理、利率和中间业务定价、流动性和司库管理、投融资管理等。特别要坚持研究先行,事前看清各种宏微观和市场形势变化,做出资源规划和各种危机与风险处理预案,做到心中有依据,行动有目标,配置有程序。
在经营环境急剧变化的背景下,银行要将各项监管要求特别是即将实施的《新资本办法》作为资产负债配置策略的政策导向和前置条件,构建强大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科学评估新规对银行资本占用的影响程度,建立健全高效的资本监控与补充机制,强化逆周期调节和资产负债结构性管理,增加经营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实现从静态的被动合规管理向动态的主动决策转型。
银行应建立健全覆盖表内外业务的大资产负债管理模式,从传统存贷款管理模式向以资金募集和资产配置为主的全资产负债管理模式转型。一是提高银行非信贷资产占比。目前上市商业银行非信贷类资产占比一般在40%至50%,银行要重视轻资本业务发展,加快从持有型银行向交易型银行转型。
二是要强化组合管理。硅谷银行倒闭与其资产负债结构对利率变化高度敏感直接相关,这就启示国内银行要在整体战略、架构、流程等方面贯彻资产组合管理理念,加强组合监控和跨业务及风险部门管理金融风险,建立健全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价值管理体系,根据银行对市场风险的中期和长期的预测分析提前进行各类资源组合战略布局。
三是强化表内外统筹管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办法》要求银行实现对全资产负债规模、价格、成本、风险及期限等要素的统筹规划,强化业务经营全覆盖的“全局观”。
四是重视综合经营的资产负债管理。要加强银行集团整体性协同作战能力,以确保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功能定位与银行整体战略一致,顺畅有效地落地配套制度、流程、职责等,有力地促进对客户、产品、利率和经营业务线的精细化管理与分析。要通盘考虑资产端、负债端和或有资产与或有负债端业务全面配置决策,发挥资产负债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导航图作用。
一是优化调整资产负债管理体制机制。一方面,要保持资产负债建设目标与银行整体目标的高度一致性。银行应结合整体治理架构,建立权威的资产负债管理决策机构和专业化团队,建立能够有效识别和管理各类风险的高效流程,广泛采用缺口分析、存续期分析和情景模拟等国际银行通行办法,有效配置和管理各类资源。通过创建指标体系库,制定指标阈值,确保资产负债管理战略和偏好与集团经营战略目标协调一致,确保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要求。另一方面,资产负债管理要突出战略、价值、质量、发展等导向要求。银行要在新发展战略层面明确《新资本办法》的实施目标,建立领导和协调机制,通过全景式实施规划,准确调校实施资本规划的路线图,确保资本新规实施的完整性和基本要求的有效落地。要坚持原则性、增强主动性、保持专业性、提升前瞻性,有效统筹资产负债表总量、结构和定价,保持银行集团政策性、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的有机协调统一,促进银行整体价值最大化目标实现。
二是导入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新资本办法》对银行风险分类更细,覆盖面更全,计量规则更细致,银行在做好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性风险管理的同时,也要强化对国别风险、战略风险、反洗钱风险、数据要素风险的管理,优化调整银行风险管理的业务导向。要汲取硅谷银行的风险管理失败教训,完善风险管理特别是流动性管理机制,提高风险识别和定价能力、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的路径优化,有效推进转型升级。理顺资产负债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职能;构筑高效融合的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架构,借助金融科技手段统筹银行集团的资产负债管理,强化资产负债管理部门与战略、业务、风险、合规、研究等部门的分工与协作,明确职责边界,有效隔离风险;加强对国际清算和结算体系演变及国际货币体系巨变特别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跟踪研究,保护业务运营和境内外资产安全。
三是提高资产负债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新的发展环境要求资产负债管理人员必须具有更高的素质和能力。银行应加强资产负债人员配置和培训,建立学习型组织,特别要强化条线人员数字化、模型化、智能化能力培育,提升全球化资源配置能力。当前,银行应突出强化对集团内部资本新规实施各方参与人员的培训,提高全员特别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对资本新规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持续提升银行风险管理与资本管理人员能力,夯实资本新规实施的人才基础。
一是处理好几个重要的资产负债关系。银行要坚持从国家经济金融安全角度出发,科学把握当前及未来几年利率、汇率和地区、行业、重要企业的发展变化趋势,在资源配置上保持银行经营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统筹平衡好成本与收入、风险与收益、短期利益与长期价值、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等重要关系,加快从被动管理理念向主动管理理念转型、从短期最大化净息差目标向长期价值稳定增长目标转型。推动科创、新产业、高质量消费、农村农业、中西部、文创、绿色、普惠等方面的金融创新发展。
二是建立资本节约型发展模式。首先是强化开源节流。要围绕银行核心主业、核心客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上创造更大价值。在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信贷需求的同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发现和开拓新的战略利润区,提高资本回报率。同时做好成本管控,简化工作流程,优化银行总分支组织架构,破除部门银行的“内卷”,打造敏捷高效的流程银行。其次是降低资本消耗。银行要强化内部资本评估和补充,通过对风险权重、风险资产等组合的科学核算,降低高资本消耗的资产业务占比,降低银行信用风险。最后是增强资本使用质量。银行要有效把控项目、客群、行业和区域等的风险,高质量地服务高风险扣除后资本回报率较高的客户。强化资本集约化经营导向,提升对公交易银行和零售财富管理能力。银行还要提高资本周转速度和利用效率,高质量实施《巴塞尔协议Ⅲ》和《新资本办法》,提升资本精细化管理能力。
三是发挥考核的引领作用。要充分发挥综合资产负债管理规划,特别是经济资本、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等政策的“指挥棒”作用,全方位调整优化资产、负债、客户、收益和渠道结构,推动息差趋稳。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持信贷需求、项目储备的相对充裕,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业务转型优化收入结构,有效压降负债成本,拓展低成本的一般性存款来源,压降同业负债成本,降低存款付息率、计息负债综合成本。针对国家重点项目、科技创新、绿色转型、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科学布局资产负债资源。在有效控制风险前提下,稳步推进国际化发展和多元化经营。
四是提升议价和定价能力。资产负债管理部门要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对业务条线主动沟通、主动服务、主动协调、主动作为,服务好经营一线,以在保持银行资产负债规模适度合理增长的同时,提升资产和负债的定价和议价水平,实现具有竞争力的净利息收益率水平。
五是有效改善银行市场估值指标。目前央企大盘指数市盈率低于全部A股相应指标近一倍,估值水平具备重塑空间。随着2022年以来中央政府稳增长政策导向强化、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房地产领域风险的逐步化解等措施效应的显现,银行业基本面更加稳健,各种利好因素叠加的银行估值性价比更加突出,银行股估值进入恢复性修复的阶段。上市银行要始终把贯彻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实现价值最大化作为根本目标,通过科学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大幅改善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银行成长与盈利能力指标,提升投资者关注度。
银行要适应《新资本办法》实施和经营管理模式转型要求,提升数据治理水平,加快对资本计量和各条线相关业务系统的升级改造,打造数字化资负管理新生态。
一是挖掘大数据应用空间。银行要全方位多角度将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整合,凭借数据分析模型,对金融产品现金流信息、市场流动性信息、监管信息、客户账务信息及其上下游合作商信息等关联分析,获得更全面和多视角的资产负债影响性报告,为银行流动性、利率和汇率风险管理构建起一道强有力的信息屏障。
二是构建数字资负管理能力。精细化资产负债管理需要深度借助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积极探索和应用金融元宇宙、类ChatGPT平台、数据应用服务等技术在资产负债管理中的应用,实现对数据的科学管理,逐步实现全时、全域、全景、全生态资产负债动态优化配置,提高银行资本和风险权重计量自动化和精细化水平,实现资产负债管理信息准确化、手段科学化和管理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场景生态化。
三是重视数据资产要素的经营管理。数据已经成为第四生产要素,随着党和国家对数据资产要素重视程度的上升,商业银行应当规划好数据资产化、数据资产流通经营的顶层架构。做强做实金融行业数据资产来源,促进数据资产流通、扩资源共享、发掘数据变现价值,强化顶层设计数据资产运用架构,有效提升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益和效率。bd半岛体育bd半岛体育